正在阅读:瑞金专家说,这样做,哮喘好的更快!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生活宝典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瑞金专家说,这样做,哮喘好的更快!

转载 超级管理员2024/05/07 12:18:45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上海瑞金医院 作者:上海瑞金医院 37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又到一年穿暖花开时

一时间专家门诊迎来

新一波“哮喘”小高峰

只是

不同年龄阶段的哮喘患者

对于这个疾病的理解大相径庭


今天是第26个世界哮喘日,主题为“Asthma education empowers”,即赋能哮喘教育。


今天,小编拟分享一个真实的诊室故事,以期提高广大患者针对哮喘的科学认知,提升个人哮喘防治意识,进而改善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我的准老公得了“绝症”


这天,患者小胡按预约时间来诊,与小胡一同步入诊室的还有他的未婚妻小严。刚一踏入呼吸科周剑平医生诊室的门,小严进入“碎碎念”的节奏:

“医生,我和你说,我和这个男人马上就要结婚了,结果他身体有问题,还故意瞒着我,不让我知道。我打听过了,他得的这个病是个‘慢性病’,一辈子断不了根的。


说话间,周医生打量了一番眼前这个略显唯诺的小伙子,不禁好奇地问道:小伙子,你得了什么“慢性病”呀?患者小胡低着头,轻声咕哝了一句:我有哮喘,从小......


话未说完,女友小严直接打断道:对,医生,就是哮喘。我上网查过了,一来哮喘是慢性病,一旦得了哮喘根本治不好,算得上“绝症”;二来哮喘发作起来可能随时会要命,算得上“危重症”;最最最重要的是,哮喘患者不仅需要长期用激素,而且很可能会遗传,我们结婚以后会不会有“绝后”啊!话说到这里,我看到小胡早已满脸通红,羞愧难当......


面对这样一对准新人,周医生多少有些哭笑不得,但不得不承认,准新娘的“持续性输出”并非毫无道理,也的确代表不少小伙伴对于“哮喘”这件事情的不解和困惑。


那么,哮喘到底是不是“绝症”?会不会“绝后”?或是属于“危重症”?且听小编为您详细讲解。



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哮喘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据估计,全球每20个人中就有1个患有哮喘,约计3亿人。估计中国哮喘患者近2000万。哮喘是一直以来十分引人关注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也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如不积极治疗,儿童哮喘中约1/3-1/2的人可迁延至成人。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调查结果,2011-2020年我国哮喘总体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率存在地区差异,沿海地区发病率较高,发病情况也不容乐观。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哮喘并非“少见病”,而且可以从“儿童病”延续到“成人病”。因此,哮喘不是“绝症”也不会“绝后”,将其“哮称为“慢性病”更为合适。




可以实现病情完全控制


哮喘有没有“危重症”?答案是肯定的,但有一个大前提,哮喘患者长期不规范治疗或者完全不治疗。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导致哮喘高危或者症状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缺少规范治疗,“讳疾忌医”不但会导致活动受限,影响日常工作、生活,还会增加急性发作的风险,引起反复急诊就医或住院,不但误工、误学,还会带来经济上的负担,长期反复发作还会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肺心病、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严重急性发作时,如果救治不及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大多数哮喘患者而言,经过充分治疗和有效随访,可以实现完全控制的目标。所谓“完全控制”,即与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两不误,亦不会影响寿命。相反,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不少行业的佼佼者都有“哮喘”疾病史。显然,“哮喘”不仅没有不影响他们的“优秀”,还让他们变得更懂得自我健康管理。


其次,我们聊一下哮喘的规范治疗。哮喘的核心发病机制是“慢性气道炎症”,而针对这种炎症最敏感的药物就是激素。很多小伙伴闻“激素”色变,不禁联想到激素可能会给身体带来的“内外兼修”的改变,例如,肥胖、痤疮、高血压、糖尿病等。


但此激素非彼激素。针对哮喘,我们用的激素有一个“前缀”——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顾名思义,吸入的激素通过吸入装置或雾化装置经口或经口鼻给药,其可以直接作用于气道,起效快,安全性高,副作用小。此外,吸入激素大部分为肝脏所灭活,因此入血的药物比例非常之低。


因此,不用过分担心吸入性激素对于孕妇及胎儿的影响。吸入药物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声音嘶哑,咽部不适,极个别情况会出现口腔念珠菌感染,日常用药后漱口可以有效进行预防。



哮喘会遗传吗


上一代哮喘一定会传给下一代吗?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厘清一个概念,哮喘的遗传到底指的是什么?虽然哮喘的发生与遗传有着密切关系,但真正遗传的不是疾病,而且过敏体质。换而言之,我们可能会发生遗传的是“哮喘易感状态”。至于未来是否会由内及外,真正转化为“哮喘”,则需要取决于内在因素与后天因素(环境、气候以及呼吸道感染等)的共同结局。例如,如果父亲或母亲患哮喘的同一家庭,子女多人,并非每人都发生哮喘,而哮喘高危患者,接受了脱敏治疗,或远离过敏源,也不会再发病。



生物制剂未来可期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生物制剂在重度哮喘患者中的应用已积累了丰富的循证医学依据。生物制剂治疗可降低哮喘急性发作,改善肺功能,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生物制剂的临床应用为哮喘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临床预后。基于现有科学证据,生物制剂治疗良好的患者,有望逐步减少或停用激素的使用,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哮喘缓解”。


新时代优生优育已经从优婚提前至优恋,因对“哮喘”的错误理解会导致哮喘患者压力山大,甚至抱着鸵鸟心态,不承认患病,并拒绝治疗。事实上,经过有效管理和干预,哮喘不会成为“危重症”。亦无“绝后”之说。


专家门诊时间: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周剑平


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